2015年8月22日星期六

咱還可以報名入伍當兵嗎? 不愛紅裝愛武裝,中華兒女確英姿軒昂。

PRC今年九月三日舉行閱兵, 期待抗日英雄出塲。

中華兒女本是世界上精英, 只要有適當及適合環境, 絕不比其他民族差勁, 中華民族應有美好將來。

眾看官, 請看清楚, 是中華兒女, 意指不論何方、何地、何國籍的中華兒女。


轉貼中新網圖片。

轉帖自軍報記者。

轉帖新浪軍事。



                                                      咱還可以報名入伍當兵嗎?




                                                        老鬼真想去報名入伍。




2015年8月21日星期五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閒話七夕,遲來的文字。

七夕,原名為乞巧節。七夕乞巧,作為中華民族重要的一個傳統節日,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王思潮介紹,從目前能看到的文獻記載來看,早在漢代就有了七夕節,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漢代畫像石上的牛宿、女宿圖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

七夕,乞巧節最重要的牛郎織女的故事。牛郎織女傳說是中華四大民間傳說之一,也是在中華漢民族民間流傳時間最早、流傳地域最廣的傳說,在民間文學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從歷史文獻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隨著人們對天文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星織女星的記載就有了。人們對星星的崇拜遠不止是牽牛星和織女星,他們認為東西南北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宿,其中以北鬥七星最亮,可供夜間辨別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 叫魁星,又稱魁首。後來,有了科舉制度,中狀元叫“大魁天下士”,讀書人把七夕叫“魁星節”,又稱“曬書節”,保持了最早七夕來源於星宿崇拜的痕跡。

 


在銀河兩岸的牛郎星及織女星。

牽牛星和織女星,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閃耀,一道白茫茫的銀河象天橋橫貫南北,在河的東西兩岸,各有一顆閃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遙遙相對,那就是牽牛星和織女星。七夕坐看牽牛織女星,是民間的習俗。相傳,在每年農曆七月初七的夜晚,抬頭可以看到牛郎織女的銀河在鵲橋相會。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凡間的婦女便 在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少不了向她求賜美滿姻緣,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稱為乞巧節。

人們傳說在七夕的夜晚,或在瓜果架下可偷聽到兩人在天上相會時的脈脈情話。女孩們在這個充滿浪漫氣息的晚上,對著天空的朗朗明月,擺上時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仙女能賦予她們聰慧的心靈和靈巧的雙手,讓自己的針織女工技法嫺熟,更乞求愛情婚姻的姻緣巧配。過去婚姻 對於女性來說是決定一生幸福與否的終身大事,所以,世間無數的有情男女都會在這個晚上,夜靜人深時刻,對著星空祈禱自己的姻緣美滿。

七夕文化中的乞巧、祈福活動體現了中華民族勤勞智慧、自強不息、勇於創造,不斷追求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精神。此日活動的主要參與者是少女,而節日活動的內容又是以乞巧為主,故而人們稱這天為“乞巧節”或 “少女節”、“女兒節”。七夕節是漢民族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在這一天晚上,婦女們穿針乞巧,祈禱福祿壽活動,禮拜七姐,儀式虔誠而隆重,陳列花果、女紅,各式傢俱、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愛,被認為是“中國情人節”。

“七夕”也來源古代人們對時間的崇拜。“七”與“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給人以時間感。古代中國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 “七曜”。

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舊北京在給亡人做道場時往往以做滿“七七”為完滿。以“七曜”計算現在的 “星期”,在日語中尚有保留。“七”又與“吉”諧音,“七七”又有雙吉之意,是個吉利的日子。在臺灣,七月被稱為“喜中帶吉”月。因為喜字在草書中的形狀 好似連寫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歲又稱“喜壽”。

七夕文化歌頌了忠貞不渝的婚愛觀,體現了人們對理想愛情的嚮往和追求,它傳承發揚了中華民族優良的傳統美德,體現的是一種強烈的責任心,不同於西方文化中 更多的浪漫色彩的愛情觀。在農耕社會中,家庭不但是一個基本的生產生活單元,而且是社會構成的細胞,夫妻恩愛、家庭和睦直接影響著社會的穩定和發展。弘揚 牛郎織女故事傳說宣導的追求美好生活和堅貞愛情的婚姻愛情觀,在當前西方文化的衝擊下,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相傳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只有一頭老牛相伴。有一天老牛給他出了計謀,教他怎樣娶織女做妻子。到了那一天,美麗的仙女們果然到銀 河沐浴,並在水中嬉戲。這時藏在蘆葦中的牛郎突然跑出來拿走了織女的衣裳。驚惶失措的仙女們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飛走了,唯獨剩下織女。在牛郎的懇求下,織女 答應做他的妻子。婚後,牛郎織女男耕女織,相親相愛,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滿。織女還給牛郎生了一兒一女。後來,老牛要死去的時候,叮囑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 來,到急難時披上以求幫助。老牛死後,夫妻倆忍痛剝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

織女和牛郎成親的事被天庭的玉帝和王母娘娘知道後,他們勃然大怒,並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織女。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時候,抓走了織女。牛郎回家不見織女,急 忙披上牛皮,擔了兩個小孩追去。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心中一急,拔下頭上的金簪向銀河一劃,昔日清淺的銀河一霎間變得濁浪滔天,牛郎再也過不去了。從 此,牛郎織女只能淚眼盈盈,隔河相望,天長地久,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過他們之間的真摯情感,准許他們每年七月七日相會一次,相傳,每逢七月初七,人 間的喜鵲就要飛上天去,在銀河為牛郎織女搭鵲橋相會。此外,七夕夜深人靜之時,人們還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聽到牛郎織女在天上的脈脈情話。

穿針乞巧,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於漢,流於後世。《西京雜記》說:“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具習之。”南朝梁宗謀 《荊楚歲時記》說:“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婦女結彩樓穿七孔外,或以金銀愉石為針。”《輿地志》說:“齊武帝起層城觀,七月七日,宮人多登之穿針。世謂之穿 針樓。”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說:“七夕,宮中以錦結成樓殿,高百尺,上可以勝數十人,陳以瓜果酒炙,設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嬪各以九孔針五色線 向月穿之,過者為得巧之侯。動清商之曲,宴樂達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元陶宗儀《元氏掖庭錄》說:“九引臺,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宮女登臺以五彩絲穿九尾針,先完者為得巧,遲完者謂之輸巧,各出資以贈得巧者焉。”

七夕文化中的乞巧、祈福活動體現了中華民族勤勞智慧、自強不息、勇於創造,不斷追求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精神。

各國乞巧

  日本——與愛情無關

  日本的“七夕節”源自中國,延續了“乞巧”的風俗與習慣,現已成為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七夕節原本是陰曆七月初七,明治維新之後,日本廢除了農曆,所以日本的七夕節,是每年陽曆7月7日。

   日本七夕節主要不是用來祈禱得到愛情,而是祈求姑娘們能擁有一身好手藝。每年這個時候,大人和孩子都會聚在一起,在五顏六色的長條詩箋上寫下願望和詩 歌,連同用紙做的裝飾品一起掛在自家院內的小竹子上。這個習俗是從江戶時代開始的。在快接近七夕的日子裏,很多地方都會有七夕竹子樹,在商店賣夏季服飾的 地方、超市結款的地方,都會設立七夕許願樹。在一些大型的慶祝典禮上,還會舉行竹飾(由掛許願短簽演變而來)大賽,由當地的幼稚園、小學等學校組織或者公 司,創作各自的竹飾,進行評比,選出最有特色的幾個進行展示。

  此外,日本各地每年夏天還會舉辦一年一度的“七夕祭”,人們身穿傳統服裝,載歌載舞,太鼓陣陣,“短冊”飄飄的街頭巷尾擠滿觀看和遊玩的大人孩子。配合“七夕祭”的,還有每年夏季的煙花大會。

  韓國——重祭祀講究飲食

  韓國文學家崔南善在《朝鮮常識》中記載,七夕原來是中國的習俗,後傳到了韓國,恭湣王(高麗第31代王)跟蒙古王后一起祭拜牽牛(牛郎)和織女星,並在那天把俸祿給百官們。

   韓國七夕最具代表性的風俗就是祈求織女星,希望自己也跟織女一樣有著靈巧的手、織布織得更好。當天早晨婦女們把香瓜、黃瓜等瓜果放在桌子上磕頭祈求,讓 女人們織布的手藝越來越好。韓國七夕的另一個重要事宜就是祭祀,祭祀可分為家庭祭祀和集體祭祀兩種。韓國女性要在祭台放上乾淨的井水,牛郎織女不再成為祭 祀對象,她們主要是為了祈求親朋好友的平安。有些地方則舉行祈求豐收的田祭。

  韓國的七夕飲食也有講究,傳統食品有麵條、麥煎餅,還有蒸糕。

  越南

  胡志明市華人拜祭七夕所用的貢品以中國南方地區習俗為主,主要有:菱角、棋子餅、金錢餅、花生等,還有“禾秧”和一個“七姐盤”這兩種與“牛郎織女”傳說息息相關的貢品。參與活動的年輕人還把自己對愛情的期望寫在一張字條上,拜祭時許願,希望自己將來有個幸福的家庭。


  老安後語,歷年的七夕中已經成為一種戀人宣愛的方式。送戀人巧果,也成為表達彼此最好的方式。所以,七夕是中華漢民族愛情的象徵。很可惜, 在近二三十年來,這美好詩意的節日竟日漸褪色, 真的可惜及可嘆, 還有點可哀。


好好好古老的天河配圖





五零年代的牛郎織女廣告畫


七姐盤 - 已經難以見到了。


中華文化其中之一, 年畫









2015年8月19日星期三

洋人中醫讓國人反思的文章, 國人竟歧視及要消滅自己的寶貴文化。

洋人中醫讓國人反思的文章

老安按: 近年來有不少陸民竟歧視及要鼓吹消滅自己的寶貴文化 - 中醫, 誣其不科學及迷信, 不斷在各個媒體上煽惑廢棄中醫。這些人之中竟然有部份是中醫業者及中醫畢業生, 甚為荒唐及荒謬。這現象的出現讓有心人開始在中醫的發揚及發展的問題思索, 反之, 在西方醫學界來說,郤有不少有心人埋首研究中醫,世事之反覆,炎黃之不肖,令人不勝唏噓。

此文原標題: 外國人中醫讓國人羞愧的文章

洋人中醫人看中國中醫事--記廣州中醫藥大學中醫博士後胡碧玲女士

她從遙遠的國度專程來中國學中醫達二十多年之久; 她對中國中醫文化深愛不移;她希望中醫有更多中國人來傳承,發揚廣大;她更渴望真正的中醫能後繼有人,健康發展!她就是中醫界泰斗鄧鐵濤先生的博士後弟子--廣州中醫藥大學胡碧玲(英文名:Brenda Hood)女士。

在中國社科院中醫藥事業國情調研組的引領下,我們如約見到了胡碧玲女士。熱情直爽的胡碧玲女士快人快語,既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外國中醫人對我國中醫關注的熱情,又瞭解到了一些值得我們國人深思的問題。不僅增添了我們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熱愛,而且激發了我們對傳承和弘揚中醫文化的責任感、使命感。

呼喚:中國人要樹立對中醫瑰寶的自信

從1987年就因熱愛中國文化、熱愛中醫而來到中國,邊學習邊工作的胡碧玲女士說,中醫太偉大了。她從小就喜歡中醫,在加拿大大學還未畢業時,就決定要來中國學習中醫、學習中文,從未改變。

來到中國後,從北京中醫藥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中國社科院等機構學習到了博大精深的中國中醫文化和中醫哲學,瞭解了歷經五千年輝煌燦爛的中國文明史,但是也看到了在這個古老而現代的國度裏,人們對信仰的一種缺失:對傳統文化的排斥和對前人成就的失敬。

她博學的知識讓人羡慕,她流利的中文更讓人敬佩。她指出:中醫是中華民族文化中非常珍貴的瑰寶,可在她周圍從事中醫藥事業的人中卻有許多人一知半解,信心不足。

對於目前有人主張我們應該做中醫藥“國際化”、“現代化”的工作,她直白地說,其實這不是中國人應該做的,中國人首先要對自已的東西有信心,中國的傳統文明在哪里?中國的傳統文化在哪里?

雖然完全照搬傳統已不現實,但中醫現代化實際上首先還是個傳承的問題。中國人只需要更多地把中醫本質的東西學好,做好,做到位,那就是最了不起的事了。至於翻譯、介紹中醫藥這樣的事更多地應該是外國人來做,因為中國人對西方文化的瞭解不過關,語言也不過關。

如果中國人都堅信,世界範圍內中醫就是治療疾病最好的東西,並且能把中醫很好地傳承發揚,無論從哪方面解釋也好,應用也好,中國人都對自已傳統的東西認識到了其寶貴的價值,都承認了其不可估量的價值。

那麼,外國人誰認為中醫藥好,那就應該由他們自已來完成中醫藥“國際化”的工作。她覺得如果需要,他們自會想辦法把中醫藥變成自已有用的東西來學習使用。

提醒:中國人要靜心研習中醫

胡碧玲女士很真誠地說,作為中國人,現在迫切需要靜下心來研習中醫。

中國中醫文化生生不息, 幾千年來服務於世人,是集大成的科學,尤其像《黃帝內經》、《本草綱目》等典籍為我們今天學習中醫提供了豐富的營養和財富,都需要愛好中醫藥的民眾及中醫藥行業的專業人士去用心、靜心地學習、臨床實踐。

但現在很多中國的年輕人特別浮燥,對負面的東西好像挺感興趣。學習和做事都不願意下功夫,對傳統文明和文化理解得少、埋怨得多,不接受傳統的思考方法,使中國傳統文化的各個領域、各個方面都面臨失傳,還不用說中醫。中醫是這些危機當中的其中一個特殊的領域而已。如一些學生對中醫古籍的學習,就認為太難了,古文太難理解,更不願去記誦了。據說中醫博士生通讀過《黃帝內經》的不到10%,但願不要是這樣。

其實近百年來,中國崇洋媚外的情結好像很嚴重,引進的好多國外科技,實際只是產品,而不是文化。如手機、電腦及醫療器械等,實際上是吸收物質層面的東西更多,許多學到的只是皮毛,卻丟失了自已最寶貴的東西,比如忽視了中醫文化的精髓。

作為中國人應該看到,為什麼現在外國關注中醫的人多了?因為中國文化外國人很多是看不明白,也學不到點子上的,或者說連看都沒看到。目前可以說西方對中醫的接受程度比中國還要高。為什麼?因為他們看重療效,理論不理論的他不管,他就看你實質的療效。這是一個非常奇怪的、顛倒過來的現象:洋人開始重視中國的東西了,中國人才開始重視。

所以作為一個中國人,一定要靜心地去研習中醫,這需要過程,需要刻苦的鑽研,需要用心地總結傳承,需要不斷地突破創新。千萬要用真正的中醫思維和方法給人看病,不要誤入西醫的思維範疇,把中醫的精華捨棄了,把中草藥和針灸等中醫的手段僅僅作為西醫思維的工具。

建議:中醫容量可吸收容納西醫

胡碧玲女士滿懷對中醫的摯愛,激情洋溢地說,中醫內涵宏大,容量足夠容納西醫。但是最可笑的是,你看現在西方最最先進的科學,最先進的理論,它慢慢地在進入一種宏觀的認識論,跟中國古老的宏觀認識論有很相似之處。我不是說他們兩者是一樣的,也不能用西方任何科學理論和哲學理論來證明中國古老的東西是正確的,當然,也不能用它來解釋中國古老的東西。

因為它們是兩個完全不一樣的理論體系, 也是在完全不一樣的本體論和認識論的文化背景裏面所產生出來的東西。但是不等於說就不能比較,也不等於說不能從別的文化理念的成就中得到啟發,但是千萬千萬不要像網上的一些文章那樣,直接用西方,的理論來證明我們這些古老的東西是對的,因為這種邏輯是不能成立的。

這個問題觸及到西方一個很關鍵的邏輯方法問題, 就是說把科學和科學所產生的知識說成是真理,而且是唯一的真理。這是很要命的一個觀點。如果這樣子的話,一切要麼是對,要麼是錯。

對於中醫必須冷靜地看。 因為中醫是中國傳統文明精神與邏輯思維相結合形成的,與西方醫學不同。西方近代的文化是將心靈的東西丟掉了,它主張的是理智的東西。 在西方你看得很清楚,心靈和精神的東西是一個領域的,理智的東西又是另一個領域的。

在西方它們都已經有一定的分離了。中國不一樣,中國國學非常注重精神層面,中醫看重師徒傳承,通過徒弟的悟性傳授(現在可能不適合所有人),比如我就是在鄧鐵濤老先生的傳承學習中更深層次地瞭解了中醫藥。鄧老人很善良,水準很高。

中醫看病,是把人看成一個整體,而不只是集中在患病的部位。重要的特點是“辨證論治”,通過“望、聞、問、切”四診,搜集到患者的證據,透過證候(現象)抓住疾病的本質,分清邪正,扶正祛邪。

中醫具有整體觀,根據其症、舌、脈象,並結合其體質而判別其屬“肝胃不和”還是“脾胃不和”等,而採取舒肝和胃、調和脾胃、補益心脾、溫補脾腎等治療措施,先會運用針灸、方藥、推拿或氣功等方法,標本兼治。然後,還要囑咐患者調理日常飲食、作息及調和精神生活。

而西醫大多認為疾病一定與各種細菌侵入、局部病變等有關。 胡碧玲女士說,現在西醫藥在外國人的眼裏快走到盡頭了,主要有幾個問題已令世人警覺,首先是發現病症後需要大量的檢查,費用高昂,或者開刀,更是天價;其次是許多疾病一旦發生,便面臨終身吃藥的痛苦,有的藥物還會很快產生耐藥性;再次是西藥作為化學合成物,會有各種未知的毒副作用。

期待:地道的中醫藥能儘快得到重視和發展

面對中醫藥悠久的歷史,厚重的文化,令世人嘆服的療效,中醫藥需要儘快發展,弘揚中醫文化是每個中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但也需要理智地思考,近些年來,中醫發展緩慢的現狀,儘管自2003年非典以來,國家和各級政府出臺了許多有利中醫事業發展的政策,社會各界及許多中醫界人士也在積極地推動中醫事業的前進,但有些現象還是值得引起注意:

中醫行醫資格的獲得與真正掌握、運用中醫思維、方法不對應。現在每年從中醫藥大學畢業的學生不在少數,但真正能從事中醫藥工作的人寥寥無幾,什麼原因?中醫學生在校是中西醫都學一些,畢業後很少能用中醫思維和方法來看病,中醫藥學校沒培養出中醫藥人才。

你看現在中醫藥大學畢業生,相當一部分畢業就轉行了,有的賣藥,有的編輯,還有其他行業,很多還找不到工作,因為現在很多醫院不要中醫藥大學畢業的學生,為什麼?中不中,西不西,兩方面都不行。

我發現,中醫大學畢業的能夠行中醫的是些什麼樣子的人?幾乎都是已經有家傳的,但家傳中醫人才有限。所謂學院派的中醫人士有文憑、執照,有合法的行醫資格,但不會中醫;而民間中醫,真會中醫,卻無行醫資格,是非法行醫,拿到執照很難很難。

這有點奇怪,是嗎?因此,需要各方面力量來創造一個有利於地道的、真正的中醫藥發展的環境,培養大批真正懂中醫、會中醫的有識之士。

中醫本土化發展需要開拓前進。大家知道:中醫是中國人發明創造的,西方人接觸中醫主要靠針灸。他們因為看到療效,開始喜歡中醫、熱愛中醫,滿腔熱情地學習中醫(如法國路易十四曾派人到中國學針灸),全身心地投入中醫。他們不需要依靠學中醫來取得文憑,更不是依賴中醫來找一份可以養家糊口的所謂好工作,他們是真正地把中醫作為事業來做。

據有關資料報導:西方第一個中醫針灸報告書是英國1899年發表在LACET上的;19世紀歐洲就開始研究電針;而法國最早發明了耳針。足療是怎麼發展出來的?這個的確是中國傳統有的,但是是通過一個德國的護士在中國的民間學會了再帶回到德國去,然後反過頭來中國才普及起來了。

胡女士似乎有點不解地問:“為什麼你們老要學西方的,老覺得自己不如西方?為什麼總是要外國人帶走用起來,而後傳回國內才被大家所認可呢?更荒唐的是前幾年甚至有個別人歪曲事實,謬誤地想廢棄中醫。”

胡碧玲女士不無擔憂地說,現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而中醫藥療效存在不同程度地下降。如:原來中草藥都是野生的,現在人工種植,化肥、農藥、水源、土壤各個環節都可能存在污染;炮製方法也有問題了,至少是簡單化,如酒炒大黃、醋炒柴胡等原始處理,現在都沒有多少在這樣做了。更要不得的還有硫磺薰蒸,影響藥效。

採訪接近尾聲,胡碧玲女士很虔誠地說“中醫藥真的是好東西,希望中國傳統文化都能健康發展,中醫藥能儘快復興和發展。”(作者:衛如珍)

轉貼及正字 2015-08-16 民兵智库 -白益民+宋鸿兵

老安按,在僑居地,洋人中醫數目佔註冊中醫近一半,醫院(僑居地沒有私家醫院,整個醫療系統都是公營的。中醫尚未納入公營醫療系統。)已經接受中醫師在臨床上替病人以中醫藥治療,

中醫如今出現的問題,主要是教學上走錯方向,改革開放後,中醫教學太注重西醫理論及學習,師徒制度亦消失,這是中醫危機所在。

中醫的診治重心之一是切脈,切脈如果不是師帶徒的說話,很難有好的效果,因為這是很難只用文字去表達到切脈的要道。另外醫古文之不注重亦是問題。




切脈其實是絶對有科學根據,而且其準確性十分驚人,可惜如今能徹底瞭解及運用切的為數不多了。

清末時候的郎中。

2015年8月17日星期一

有朋自遠方來,例牌帶去遊漁邨, 看鹹蛋...附臨帖歸去兮來辭。


有朋自遠方來, 逗留數天而已, 唯有例牌帶其遊漁邨, 睇鹹蛋, 這天所睹其景, 意義深遠, 夕陽殘照, 一番夕陽無限好, 可惜近黃昏。
哈哈, 看看這艘小船掛著什麼? 任你腰纒多少萬貫, 什麼認"開司"(cash)不認人也好, 讓小部分人富起來也好, 始終躲不過宇宙定律, 一定會日落西山!



無論怎樣努力, 怎樣拚殺, 終有一息要歸航。

有些人更會在路途中, 不知不覺, 或後知後覺, 或者途中頓悟, 有歸去來辭的"衝動", 或是深思熟慮的結果, 會效東晉時陶淵明哥哥, 不如歸去.........





 受堂主影響, 不知不覺亂七八糟鬼劃符了數天, 感覺也不錯, 只愿能維持下去, 尅服意馬心猿。


後世很多人欣賞、羨慕、佩服陶大哥的不為五斗米折腰, 尊敬他的棄官。老鬼郤有另一睇法, 如果陶大哥沒有一些祖業, 有樓有田收租, 家中老老嫩嫩等住份糧, 我相信陶大哥仲擦鞋過我!



陶淵明《歸去來辭》

序:

             
  余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幼稚盈室,瓶無儲粟,生生所資,未見其術。親故多勸余為長吏,脫然有懷,求之靡途。會有四方之事,諸侯以惠愛為德,家叔以余貧苦,遂見用於小邑。於時風波未靜,心憚遠役。彭澤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歸歟之情。何則?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飢凍雖切,違已交病。嘗從人事,皆口腹自役。於是悵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猶望一稔,當斂裳宵逝。尋程氏妹喪於武昌,情在駿奔,自免去職。仲秋至冬,在官八十餘日。因事順心,命篇曰《歸去來兮》。乙巳歲十一月也。

文: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舟遙遙以輕揚,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載欣載奔。僮僕歡迎,稚子候門。三徑就荒,松菊猶存。攜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

    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遊。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農人告餘以春及,將有事於西疇。或命巾車,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內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胡為遑遑欲何之?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



寫作背景

  《歸去來辭》是他辭賦中的名篇,關於其寫作時間,這篇名作寫在西元405(「時在乙巳年十一月」)

    晉安帝義熙元年(405),陶淵明棄官歸田,作《歸去來兮》,一般稱為《歸去來辭》。
這篇辭賦體文章,不僅是淵明一生轉捩點的標誌,亦是中國文學史上表現歸隱意識的創作之高峰。陶淵明從晉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起為州祭酒,到義熙元年作彭澤令,十三年中,他曾經幾次出仕,幾次歸隱。

   淵明有過政治抱負,但是當時的政治社會已極為黑暗。晉安帝元興二年(403),軍閥桓玄起兵反晉,自稱楚帝。元興三年,另一個軍閥劉裕起兵討桓,打進東晉都城建康(今江蘇南京)。至義熙元年,劉裕完全操縱了東晉王朝的軍政大權。這時距桓玄造反,不過十五年。伴隨著這些篡奪而來的,是數不清的屠殺異己和不義戰爭。淵明天性酷愛自由,而當時官場風氣又極為腐敗,諂上驕下,胡作非為,廉恥掃地。

   一個正直的士人,在當時的政洽社會中決無立足之地,更談不上實現理想抱負。淵明經過十三年的曲折,終於徹底認清了這一點。淵明品格與政治社會之間的根本對立,註定了他最終的抉擇——歸隱。